找到相关内容532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果启示录:智障的孩子

    一生都沉溺于毒品不可的深渊中,也因此让很多人为了购买昂贵的毒品,因而倾家荡产,最后他自己也因深染毒瘾而亡。□   因为他一生所造的恶业实在太多了,所以曾多世轮转为动物,加以所贩卖的毒品曾经障痹了...

    佚名

    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19323617565.html
  • 思考母爱故事:母恩比海深比山高

    她,子不救母,谁来救母呢?想到这里,内心应发愿:一定要母亲出离生死,以回报母亲的大恩。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母开示增上生、决定胜的善道,最后将她们安置于佛果。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。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孝亲|报恩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08392220327.html
  • 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

    为他的老年和更远的来世着想,甚至会为利益他的生生世世,发愿从生死中他,让他成佛。以爱他执的力量,现在就会为深远的事去发愿、去行动、去回向。   另一方面,串习舍己到一定程度时,为了利他连生命都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自他相换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7473421152.html
  • 正法重现——温州太平寺众尼师如法诵戒夏安居

    僧众,以此功德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,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。   安居结束时,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於结界范围之规定,此为「解界」。又安居圆满後,比丘比、丘尼等增加法腊一岁;法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...

    佚名

    |安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17050324466.html
  • 菩萨应当舍离的加行布施

    布施,我摄受、长养、过你。”或者说:“前年我给了你多少,去年给了你多少,今年又给了你多少。”数了自己的恩德之后,再给乞者。   “一时能与而为渐次少少相给”:本可一次性布施,却分成很多次,每一次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布施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9123924799.html
  • 明一法师答:什么是蒙山施食?

    空两位密教僧人,亦以二咒为本,参增显密诸文,集焰口仪轨,相传至今,弘扬最广,就是今天的焰口施食。 到了宋代,不动法师(或称甘露法师)在四川省蒙山上,集《焰口饿鬼经》及秘密部的一种水施食法,并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明一法师|施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5371034637.html
  • 正确认识地藏王菩萨

    只管幽冥众生而已,在本师 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内所  有娑婆世界之六道众生,地藏菩萨都不辞辛苦的加以,使令解脱。许多佛教徒大多诵过「地藏菩萨本愿经」,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很详细的介绍地藏菩萨的前生因缘...藏经之功德力,速速超生远离,不再扰害。  4、因战争刀兵灾劫死亡者:如果自己的祖先有因当兵作战死亡者,尸骨无存,没办法好好的替他们办后事,也可发心替他们诵经、印经,功德回向给他们,地藏菩萨慈悲也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140542.html
  • 佛和菩萨有否差别

    我自今救一切众生,一切尽成佛后,我方成正觉。”依此大誓愿,得以母亲出苦海。而地藏自己,则因人世尚有受苦众生,地狱尚有各种磨难,自感“觉行尚未圆满”,所以至今尚未成佛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4441031.html
  • 绿度母之密义略释

    无缺、完整圆足的微妙功德。  二、度母的密义  “度”约理而言,喻示着:、度脱、度化。由自度而度人,由利己而利众,自化而化人。“母”喻义着:母源、生源;本源具足,则能化现万千。  三、绿度母的总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543023.html
  • 护生的真义

    濒临绝种之生物,重获生存机会。  大乘佛教三聚戒中,首以饶益有情戒为要务,至盼我教四众弟子,于极力提倡戒杀放生之余,亦要顾及世界护生工作,以配合时代之步伐。无论水陆空行,只要能力所及,莫不,经常以此...护生的真义  佛教以慈悲为本,重视戒杀放生之行。慈就是予以快乐,悲是拔除痛苦。世人最爱惜者,莫若身命、妻子及财帛,然却每不能兼赅。假若不幸遭逢危难,为己身,则宁舍一切身外之物,以求自存。人既贪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247663.html